本文刊载于2025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工业园区更新的法治之路
——滨州两级法院创新府院联动助推工业园区整体升级
近年来,山东滨州两级法院不断创新“府院联动”机制,在办理涉工业园区系列破产案件的过程中,通过法治化路径明确发展思路、优化资源配置,为推动工业园区的整体更新提供了法治化、整体性、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资源出清,府院联动促“腾笼换鸟”
滨州沾化化工产业园是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化工园区。近年来,园区内的福美康医药等多家化工企业陷入困境,进入破产程序。
化工产业有着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2008年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陆续发布指导意见,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
一边是“僵尸企业”清退困难,一边是新的化工项目有进园需求,沾化区党委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腾笼先行”的工作理念,通过“府院联动”方式化解难题。
法院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研判企业是否应该进入破产程序,并将拟破产企业按照“清算、重整、和解”的类别进行深入识别,量体裁衣。
对有重整可能的企业,政府积极引入新的资本,政府、法院、企业多方合力解决遗留问题。对确认无重整可能的停产企业,以清算方式处置,释放园区稀缺的土地、排放指标、能耗指标等资源,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2024年,福美康医药完成清算,山东胜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新的招商引资项目,在一块完全“干净”的土地上破土动工。2024年以来,沾化区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推进化工产业园16家企业盘活重整,挖潜低效用地1000亩,实现了优质项目的即来即用。
产业升级,府院携手引来“金凤凰”
滨州博兴经济开发区是1994年获批的省级开发区,多数企业以经营涂镀钢板、石材机械为主。
近年来,开发区范围内的多家企业及其关联公司先后进入破产程序。山东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称天宏新能源)即为其中之一,2200余亩土地资源陷入闲置。
为了办理开发区系列破产案件,开发区管委会和法院密切协作。在天宏新能源的破产清算过程中,通过拍卖,管委会下属的兴业智能公司依法竞得1600亩土地使用权,并投资32亿元建成了“黄河智谷产业园”项目,栽下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梧桐树”。
“梧桐树”迅速引来“金凤凰”。“黄河智谷产业园” 建成后,先后引进多家新型产业企业,其中,山东万航增材制造项目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设全链条金属 3D 打印生产线,生产火箭连接环等航空航天航海产品,推动了经济开发区由基础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的发展迭代。
为了最大限度的引入优质资本,滨州两级法院还与国资、财政等部门成立了“凤栖梧重整投融资平台”,通过线上方式吸引优势资本“沙里淘金”。联合招商、工信局通过“不定向公告”“定向遴选”等方式,综合研判潜在投资人的资金实力、商业信誉、管理经验等,助力企业脱困重生。
提速增效,府院合力畅渠道促发展
优胜劣汰是市场行为,但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为最大限度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权,滨州两级法院从困境企业识别、资产处置等多方面入手,为“破产办理”提速。
滨州中院与工商联、破产管理人协会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困境企业分诊室,根据企业是否欠薪、有无生存价值、有无盈利能力等情况,快速研判是否进入破产程序。
法院与不动产、人社、知识产权、税务等各政府部门密切协作,建设了智能化破产办理平台。按照“一网五平台”+小程序的架构建设,即在“一网”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架构上,建立破产法官办案平台、破产管理人履职工作平台、资金监管平台、重整资金投资及处置服务平台、府院联动综合平台。
平台和小程序链接了债务人、债权人、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投资人等多方主体,实现各主体之间及时、全面、智能的互动交流、智能筛查,畅通了“僵尸企业”出清和困境企业挽救的破产渠道,回应了多元化主体需求。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产业的 “优胜劣汰”无法回避。“府院联动最大限度调动了政府、法院和市场主体的发展合力,而司法的介入,为工业园区的整体升级提供了法治化、整体性、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滨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谢萍说。
版权所有: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503号 电话:0543-3365914 邮编:25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