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丨以高质效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品质滨州建设
  • 作者: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本文刊载于2025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刊载于2025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专职调解员正在组织调解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专职调解员正在组织调解

滨州中院破产审判法官到邹平调研困境企业发展情况

滨州中院破产审判法官到邹平调研困境企业发展情况

  以高质效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品质滨州建设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打造“法润创新 智绘未来”品牌 

  

  2023年,滨州有53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1位。这份成绩单,是滨州产业强盛、科技创新的缩影。

  

  为进一步纵深推进法治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全力打造“法润创新 智绘未来”品牌,创新工作机制、持续更新审判理念、促进协同联动保护,多措并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真正把“让企业和企业家更舒服”的理念落到实处。

  

  维护品牌价值 守住“舌尖上的家乡味道”

  

  擦亮滨州本土特色。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国家、省、市级多达300项,如“滨州剪纸”“惠民泥塑”“布老虎”等。其中,流钟锅子饼就是滨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滨州经开区法院运用法治武器保护好滨州风物特色,在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合理确定保护边界和保护方式,依法打击过度和恶意维权,保护整个行业的合法权益,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回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司法需求。围绕商业标识保护,依法审结侵害红双喜、李宁、TCL、海信、澳柯玛、周黑鸭、茅台、达利园等知名品牌商标案件920余件,保护商标250余个。

  

  坚持“最严格保护” 以法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滨州经开区法院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起侵权案中,公司员工离职后暴露原公司的客户信息等商业机密,构成商业秘密侵权罪,引导员工严格保守商业机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依法使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不止于让受害者权益得以挽回,更要让侵权者付出更重代价,以严格公正司法树立鲜明导向,有效遏制和威慑侵权行为。在一起惩罚性赔偿案件,3名被告因侵权被刑事处罚后再次侵权,依法按照赔偿基数2倍判赔,加大了处罚力度,形成了强大震慑力。

  

  健全完善机制 发挥知产保护主导作用

  

  优化配置,完善审理机制。滨州经开区法院积极打造集中调解、开庭、宣判的“集约化”审理新模式,构建“1+2+2+1”审判团队,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专门化、程序集约化和人员专业化。年结案率在98%以上,调撤率超过60%,平均办案天数约15天。

  

  优化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行业调解资源,推动知识产权纠纷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夯实多元解纷平台。2023年,该院在市法智护航中心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设置专门调解员,已调解成功知产案件200余件,调撤率达46%。

  

  

  凝聚保护合力 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深化府院联动机制。2024年4月,滨州经开区法院联合19家单位设立滨州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畅通“司法+行政+X”的工作模式,实现前端源头预防、中端多元调解、末端实质解纷、外端产学研融合,构建起滨州知产保护的“集聚地”。积极促进实体化运行,联合市司法局召开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座谈会,对三家商事调解组织开展实务培训;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在黄河科技产业园设立普法驿站,实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辐射作用等。

  

  强化部门深度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与区检察院、公安局和市场监管局签署《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形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与滨州职业学院共建“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和“知识产权教科研实践基地”,邀请专业师生“沉浸式”观摩知识产权庭审。及时调研东方地毯、泰义金属等特色产业,为产业健康发展开好法律“处方”。

  

  经过不断努力,该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受到省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出版社等上级领导肯定。

  

  品质为要,向“新”而行。滨州经开区法院将以更加优质高效的知产协同保护促进品质滨州建设,让滨州这片丰饶的产业土壤孕育出更耀眼的“新质”之花!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503号 电话:0543-3365914 邮编:25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