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法院新闻

博兴法院湖滨法庭用好“金钥匙”“四心”换民心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11月24日

人民法庭是基层中的基层,特别是当前乡土社会下,农村群众法治意识较弱、法律习惯尚未养成,法官在处理案件中最大的难点,往往不是法律问题,而是如何处理与群众的关系,更好地获得群众对司法的内心认同。去年以来,山东省高院在全省推行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群众诉求要耐心,审判案件要细心,解决问题要诚心四心工作法,让博兴法院湖滨法庭的法官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也让当地群众感到了司法实实在在的变化。

  共识,换位思考贴近群众需求

  王某和李某离婚的这个案子,我先后和王某谈了三次,了解到王某其实并不真的想离婚,只是李某在外打工常年不回来,王某怀疑李某有外遇,虽然没有证据,但坚持不肯撤诉。在拿到不准离婚的判决书后,王某对我说,这个判决其实是对李某的一个警告,希望李某以后能够多一点照顾家庭。我认为,这类案子还是要多从当事人的感受考虑,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在今年10月份的一次例会上,湖滨法庭副庭长马文霞谈到。

  树牢群众感情是四心工作法的内核,也是新时期加强法官群众理念教育的必修课。为把这项虚功做实,湖滨法庭在每周五的工作例会中,将本周办案过程中与群众打交道的得失体会作为必谈内容,将换位思考作为理解群众诉求的主要途径,每名法官依次分享办案经验,其他法官对此展开讨论。

  这个例会不仅让我学到了老法官的办案经验,更让我学到了该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让当事人更好地接受我们。作为该庭的年轻法官,王佳佳对此深有感触。

  如何实现换位思考、了解当事人的需求,媒介有时很重要。有这样一起特殊的案件,让庭长范曙光与网络聊天工具“QQ”结下了情缘。

  去年,在一起离婚案件中,由于被告贾某系聋哑人,开庭时只能由其父翻译手语代为发言,沟通不甚顺畅。庭审后,范曙光和贾某的父亲进一步沟通,得知贾某经常上网聊天,遂专门申请了“QQ”号码,前后十多次和贾某在网上长谈,逐渐让贾某敞开了心扉,也最终使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该案例后在《中国法院网》等多家媒体刊载,并在今年院机关出台的《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开展诉讼活动的暂行办法》中,作为司法便民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适用。

  共创,提质增效做好审判主业

  审判工作是人民法庭的主业。为切实做好审判工作,湖滨法庭将践行四心工作法的思路锁定在规范庭审、强化调解、提高质量这三项工作上。

  评比示范庭活动是今年上半年博兴法院开展的一项规范化建设措施,而活动的源起则是湖滨法庭三位法官庭内的评比活动。庭审礼仪、庭审记录、庭审用语、庭审旁听秩序,庭内评比四项指标后被全院评比示范庭活动全部采用,湖滨法庭三位法官也在全院的评比活动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对法庭工作而言,调解适用范围更广、适用空间更大,也最是体现一个法官的能力,特别是群众工作能力。范曙光庭长作为一位扎根法庭工作三十年的老法官,对如何做好调解这样总结:调解要分,热心、耐心、细心、诚心就是调解的,也是调解成功的前提,就是调解的技巧,背靠背、面对面、反复调、引入外援调等,这些方法只有和调解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奏效

  范庭长道术合一的调解经验让本庭的法官受益匪浅。有这样一则继承纠纷案例可以作为以上工作方法的诠释。在牛某亮诉牛某强、王某的遗产继承案件中,齐某作为牛某亮的法定代表人提起诉讼,要求分割遗产,但双方分歧太大,均拒绝见面调解。副庭长马文霞考虑到齐某、王某均在外省市工作,牛某亮、牛某强也正在上学,遂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与双方保持联络,逐渐摸透问题的症结:王某是牛某生前未与齐某离婚时认识的,与齐某积怨已经多年,但牛某亮曾与王某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感情基础。马文霞以此作为调解的突破口,最终使得双方达成了谅解,顺利调解结案。

  上诉案件一案一表、一案一评是湖滨法庭今年以来针对案件质量问题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该庭规定,对上诉案件实行一案一表,对二审返回案件,特别是发改案件,由承办人逐案撰写分析报告;每月对本庭二审案件开展逐案学习评议。

  至今年6月份,湖滨法庭服判息诉率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发改率下降2.3个百分点。鉴于该措施的实效性较强,博兴法院出台了《上诉案件评议通报制度》,对该措施加以推广适用。

  共享,延伸职能升级司法服务

  如何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司法服务,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这一方面为法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今年年初,湖滨法庭对立案窗口进行了改造,配备了便民桌、复印机、饮水机、纸杯、雨伞、打气筒、应急药箱等便民设施,强化硬件保障;对立案窗口服务人员提出笑容多一点、工作细一点、效率高一点、作风实一点、服务好一点的五点要求,努力让群众安心、顺心。

  每季度到辖区村开展一次巡回审判、每月到辖区镇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是湖滨法庭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推出的一项便民举措,通过就地开庭、现场调解、法官赶大集等形式,有效提高了辖区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此外,该庭充分运用便民诉讼网络,使辖区内设立的6个便民诉讼服务站、228个便民诉讼服务点、228名便民诉讼联络员,发挥其最大效能,形成了以法庭为依托,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便民服务网络,为顺利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和群众走的很近,让湖滨法庭的法官们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但有时也因此招来了额外的麻烦

  这是一起已经在法庭审结并在县法院执行的民间借贷案件。被执行人王某与申请人段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王某以自己的房产抵顶债务。执行过程中,案外人李某称已经购买并实际占有该房产。去年七月份的一天,范曙光庭长接到李某电话,称被王某、段某纠集多人殴打,并被砸坏屋内财物,现在要用汽油自焚,并将相邻幼儿园内的200多人全部烧死。面对紧急情况,范曙光没有以案件已审结作推辞,立刻赶赴现场,发现李某已买来四桶汽油全部泼洒在房屋周围,李某身上也已被汽油湿透,李某手拿打火机蹲在墙角随时准备点火。范曙光见状,一边尽量安抚李某的情绪,一边向其慢慢靠近,慢慢蹲下,将手伸向李某,最后和李某手拉手站起来。一场紧急事件终于平息了。

  共评,敞开大门请群众做主

  基本满意!”原告王某林对案件庭审结束后三个星期才收到判决书颇有微辞,在评案表工作效率一栏填到。

  司法效果怎么样还是群众说了算。自今年初开始,湖滨法庭开始实行当事人评案制度,一案一评、每案必评,以列表形式,从法、礼、廉、效四个方面向当事人随案征求意见,并将评案表附卷留存。

  制度实行之初,法官们还是有顾虑的,审案子一手托两家,让双方都满意太难了。从怕被评价到主动请群众评价,转变的不仅是制度,更是工作态度和方法。接待群众要更热心,调解要更耐心,判后答疑要更细致,工作责任感要更强。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对法官工作的认同度也逐步提升。评案表显示10月份群众满意度为80%,较3月份不到60%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

  除了当事人评案外,每月至少一次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群众到庭观摩,是湖滨法庭落实司法公开、加强社会监督而推出的另一项措施。开庭观摩,庭后评议,由观摩人员对法官司法礼仪、职业能力、庭审效率、队伍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现场打分。今年以来已组织观摩13次,代表、委员们普遍反映法庭工作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透明。

  群众满意是司法工作的风向标,开门评议对法庭践行四心工作法形成了良好的倒逼机制。湖滨法庭连续多年实现了零错案、零信访、零投诉,并获得集体二等功、平安博兴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今后,湖滨法庭将进一步改进审判纪律作风,继续用好四心工作法这把金钥匙,以四心换取群众顺心、安心,努力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力度。

通讯员 舒志喜 王佳佳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503号 电话:0543-3365914 邮编:25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