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一个案件的意义有多大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30日

 ◎刘学智

  一个案件,对于法官来说,可能是他办理案件的几百分之一或几千分之一。但是,一件案件,对于当事人来说,也许是“天”字号的事情!以下这位老人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

  她叫李云荣,今年71岁,是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的一位农民。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她和老伴承包了本村的80亩荒碱地,经过多年的日夜辛劳和大量投入,建起了苹果园。苹果树长势喜人,几年后就有了可观的收入。本村里一些人眼红,于1992年苹果成熟后哄抢了果园。李云荣从此到处上访。就在这年的一个秋日,她上访到我的办公室,曾对我哭诉过┅┅后来,我知道她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而且打赢了那场土地承包官司。

  1998年,我在《人民法院报》发表了一篇杂感,题目是《眼泪的味道》,文中所述的那个“50开外的妇女”,就是李云荣。从她向我哭诉,到现在的15年间,我断断续续听到过有关她的一些情况:她坚持学习法律,周围的人经常主动找她代理打官司┅┅。很早以前我就想,有机会前去看望她。

  2007年10月11日,正是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七大之际,我去阳信县阳信镇张皮村,为上访申诉人张正德做协调工作。经询问得知,张皮村离李云荣所在的流坡坞镇商周村只有10公里左右,便决心前往。

  我和另外一个法官七拐八折到了她的村上。因为下过10多天的小雨,村里道路泥泞,就连修过柏油路的主街,早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我们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她的家。

  她家的大门是宽宽的深红色铁门。大门的两旁,种着大大小小的梨树、苹果树。我先敲门,但没有动静,我便推门进去,一眼望去是满院的果树┅┅我站立在门口,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一会儿,一位老太太从果林间满脸狐疑地走出来。原来,她听见有人敲门,便一直站在林中观察着。

  “大娘,您还认识我吗?”她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我向她解释:“我们15年以前见过,我原来在市政府法制室工作,后来调到法院。我叫刘学智。”看样子,她还是没有记起来。也许她看我也不像坏人,便把我让进屋里。

  坐在沙发上,我说起她果园被抢、到处上访的事,还说起她进了我办公室,因为我给她让座倒水,她感动得哭了┅┅至此,她一把抓住我的手,完全想起来了,特别热情地为我找烟、倒茶,执意留我们吃饭,我说还有当事人等着,我们才勉强脱身。

  我们谈了近一个小时,从她的叙述中得知,自从那个案子打赢后,她就像换了一个人儿似的。80亩果园她一直承包着,自家人干不过来,就转包给他人。她还经常挤出时间学习法律,教育6个子女刻苦学习。子女们现在都成家立业了,用她的话说“都挺有出息!”交谈中得知,她的4个儿子中,3个儿子跑货运和客运,1个儿子搞农药批发;2个女儿也是做农药批发生意,大多有了自己的汽车。而她本人,则成了远近闻名的“明白人”,照顾孙子、孙女的同时,还不断为前来拜访的人提供法律咨询,并为他人代理过许多案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还代理过涉外离婚案件!村里的一些事情还要找她当参谋┅┅

  我们在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案件,促使她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光明的人生道路。她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自己,支撑着整个大家庭。但到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个案件影响了周围多少人!而作为一名法官,我在反思:一个案件的力量和作用有多大!法官的责任有多大!

关闭

版权所有: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503号 电话:0543-3365914 邮编:25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