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嘉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6月09日 | ||
嘉 嘉 ◎李 菲 那一年,母亲离开时,他不到4岁。 父亲只是告诉他,母亲去国外赚钱,以后给你买很大的房子┅┅ 还不懂何谓分别,他便日夜在思念中度过┅┅ 即使一直照看着他的奶奶偶尔说一句“给我敲敲背吧”,他都会倔犟地转过头,说“不要,你又不是我妈!” ┅┅┅┅ 5年后,母亲回来了。 记忆中的温暖,随着时间变的深刻却异常陌生┅┅ 9岁的他,还没有习惯突如其来的幸福,还没有来得及在母亲的怀里喊一声“妈妈”,母亲已经一纸诉状将父亲告上法庭,请求离婚┅┅ 原本平静的思念,原本憧憬的未来,一瞬间崩塌了┅┅ 母亲与父亲似乎在为了一件事情争吵,他们互相谩骂,大打出手┅┅ 他躲在奶奶的身后,不知所措,却不曾流泪┅┅ 直到一个人的时候,他才会哭泣。 无邪的童年,早已与他挥手告别。 成年人的世界,本不是他可以明白的。 他不懂,为什么父母在为了钱互相攻击,甚至惊扰了闪烁的警灯┅┅ 他不懂,为什么母亲执意离开自己和爸爸,甚至都不曾回头看他一眼┅┅ 他不懂,为什么外公外婆刻意躲避着父亲,甚至也开始在躲避他┅┅ 他不懂,为什么简单的生活突然变得这么复杂,甚至有些暴力┅┅ 那一天,这起离婚案件开庭。 和以往不同,我安排了一名法警值庭,一名法警在外看顾着当事人数十名愤怒的家人┅┅ 进审判庭前,无意回头,看到他┅┅ 瘦弱的男孩,隐藏在人群中,稚嫩的眼睛向我的方向望来┅┅ 后来,我才知道,他叫嘉嘉(化名),是这起离婚案件当事人的婚生子;后来,我才知道,他努力张望的,是在我身边,多日不见的母亲┅┅ 矛盾很深,深深的扎在一个“钱”字之中┅┅ 在嘉嘉父亲执拗的思想里,他在家中费心费力照顾孩子和家庭,而嘉嘉母亲却在出国打工近5年的时间里,杳无音讯,而且未见丝毫进账,这无疑欺骗了他的感情,欺骗了他的钱财┅┅ 嘉嘉母亲则认为自己形单影只,独闯国外,即使赚到钱,也是拿命换来的,不可能交给嘉嘉的父亲┅┅ 双方在庭审中几次失控┅┅ 只有嘉嘉,茫然地在法庭外等候着爸爸和妈妈┅┅ 故事其实很简单。 魂牵梦萦的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的生活在故乡,伴着儿子的成长,梦想着妻子归来后的幸福;离索凄凉的妻子,背井离乡,孑然漂泊,在国外艰难的度日,怀揣着对未来生活新的打算,在回国的那一天,便做出了离婚的打算┅┅ 其实,不管孰是孰非,谁都有权利去结束一段不适合自己的婚姻! 只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太过执着于自己的利益┅┅ 被现实击碎了所有快乐的丈夫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逼迫妻子回头┅┅当愤怒的拳头挥向岳父岳母,当疯狂的斧头砸向妻子娘家的大门,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沉湎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丈夫。当耀闪着红色警灯的警车一次又一次停在他们面前,当“110”出警记录一次又一次的叠加,他们已经不再是嘉嘉熟悉的爸爸、外公、外婆┅┅ 调解的过程很艰辛,甚至在不经意的见面时,双方都会大打出手┅┅ 庭长告诉我,矛盾很深的当事人,不能叫他们同时来调解。 我说,碰巧了! 真的很巧,除了无数次的电话沟通之外,我只把嘉嘉的母亲喊来法庭2次。 而这2次,却都被嘉嘉父亲不经意的碰到。 每一次,我都心惊胆战,担心会出事故,甚至整个人挡在了浑身战栗的嘉嘉父亲随手举起的垃圾桶面前┅┅ 那是怎样的愤怒? 我和他说“冷静一下”。他把头埋在凉凉的水里,用力的揉搓着秃秃的脑袋┅┅ 我和她说“这或许就是缘分吧!你不来,他也不来┅┅” 她心有余悸的躲在他的视线外,苦笑着,“冤孽吧!” 30万、25万、20万、18万、15万、10万┅┅ 3期付款、2期付款、一次付清┅┅ 在政法委、法庭、镇政府、派出所、村委会所有人的努力下,双方的底线不断接近,直到一致┅┅ 10万元,了结了这段公案;10万元,付清了所有恩怨;10万元,买断了曾经的一切! 再次看到嘉嘉,是在调解成功、过付款项的那一天。 依旧天真的面庞,脏兮兮的衣服,还有很黑的脖颈┅┅ 我说,“嘉嘉,该洗澡了,哈!” 他害羞地笑着,躲在法庭门口的一根梁柱后面。 他的姑姑说:“没办法,家里人闹成这样,没时间管他。” 嘉嘉却冲出来,大声遮掩着现实,“我洗了,在家的时候洗了好多次┅┅” 听着他倔强的言语,突然觉得好心酸。我走到嘉嘉身边,轻轻蹲下身子,搂过这个小小的瘦弱的身体。“嘉嘉,想妈妈么?” “不想”。感觉到他身体轻微的颤抖,才发觉他的眼睛不经意的瞥过身边的姑姑。 “嘉嘉,不管是姑姑、奶奶、爸爸还是妈妈,他们都是一样喜欢你的”,我说着,抬起头对嘉嘉姑姑说,“您说,对么?”嘉嘉的眼睛落在姑姑身上,似乎有一种无法遏制的期待。我明白因为案件纠纷的争斗,奶奶、姑姑甚至爸爸都会有意或者无意的给嘉嘉施加一些精神压力。无论嘉嘉内心如何渴望着妈妈,他仍会在意身边人的想法。 嘉嘉姑姑看着我,勉强“嗯”了一声。 “嘉嘉,你看姑姑都希望你会想妈妈”,嘉嘉似乎感觉到了姑姑的同意,开始直视我的眼睛,不再在意姑姑的方向。“妈妈出国,不是不要你了,也不是不疼你了,而是想给嘉嘉赚很多钱,让嘉嘉吃好吃的东西,读有用的书,知道么?” “嗯” “那么,如果妈妈给你打电话,说要陪嘉嘉出去玩,嘉嘉会去么?” “嗯”。他明亮的眼睛,闪着笑意,用力地点头。 “嘉嘉,以后,爸爸妈妈就不吵架了,你就可以和爸爸很好,和妈妈也很好,开心么?” “嗯。”嘉嘉环顾四周,然后回头问我,“爸爸呢?” “爸爸出去有点事儿,一会儿就回来”。 我要如何告诉他,爸爸去过付妈妈交付的10万元钱;我要如何告诉他,这10万元里,有你所有的抚养费┅┅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派出法庭的法官,纠缠于大量离婚案件当事人的是非纠葛之间,看遍了人间冷暖,听乱了爱恨情愁。久了,便开始相信那个古老的规则──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久了,便开始明白肩负的责任──担当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为泥泞中艰辛行走的当事人描绘出宽阔的路径┅┅ 有时,女人会在我的面前哭泣,诉说她们的不满,有时,男人会在我的面前怒吼,呐喊他们的艰难┅┅每每如此,除了倾听与安慰,我还会将桌上堆积如山的案卷指给他们看,“不要在你的生活中放大不幸,你看到了么?在这里,每一个档案袋里都是一个或许比你更痛苦的生命。” 我只想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相信,其实现实并不是这么糟糕。婚姻若无法继续,可以选择放开彼此的手。曾经海枯石烂的承诺,曾经地久天长的浪漫都可以选择遗忘,从此天涯陌路┅┅ 只是,一直在意的,是那曾维系在婚姻中的生命;一直关注的,是婚姻关系的维系或者终止对孩子的影响;一直铭记的,是在送达裁判文书时叮嘱当事人不要因为彼此的矛盾而疏忽对孩子的关怀与照顾┅┅因为那依附在父母身旁的生命,可以没有锦衣玉食,可以没有高端娱乐,却不可以没有爸爸和妈妈。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