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老王的“烦心事”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6月25日 | ||
法官老王,其实并不老,40不到,因为有着近20年的办案经历,被同事戏称“年轻的老法官”。 平时老王待人随和,公道正派,特别是办案过程中,老王不偏不倚,不紧不慢,说不紧,是说理不透不罢休;说不慢,是说办案节奏从不拖沓。为此,他办的案子无不让人心服口服。他也总是因此而自豪,每天都乐呵呵的! 不过,这几天来,老王遇到了烦心事—一向身体健康的老父亲因为脑溢血住进了医院,虽然发现的早,没有生命危险,但至今还昏迷不醒!而他要外出办案,明天就出发。一走了之,就怕病中老父亲……不敢再去想!妻子知道他的脾气,办起案子来,哪怕天上下刀子也不行,因为他常说:“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打这一次官司,办不好心里有愧啊,不上心办,哪行。”妻子见他愁眉不展,于是劝他说:“先去办案吧,家里有我呢,爸爸那里你放心吧!”千叮咛万嘱咐妻子后,老王含着泪花踏上了外出办案的征程。 时间过去了一天、两天……直到老王出发后的第三天,老王父亲醒了过来,看了看陪床的儿媳,想说话但没有说出来。又过了一天,父亲恢复的很快,但眼神中仿佛在寻找什么,老王妻子告诉父亲老王外出办案了,父亲闭上了眼睛,但眼窝里有泪花闪现,妻子心中一揪。 旁边病床上一位大娘与老王妻子拉起了家常。“他大姐真孝顺,女儿就是会疼人。” “不是的,大娘,这是我公公,我对象出差了。” “出什么差那么急,连老爹都不管了,当然我这话不该说。你看我儿子,对我可孝顺了,这不我血压一高、头有点难受,就送我来医院输液,连公司都不管了。” “大姐,我娘心直口快,您可别在意。”陪床的小伙子连忙说“不过,你家大哥干什么工作的,这么忙。” “你大哥在法院上班,每天早出晚归的,有时晚上还加班,这不这次外出办案4天了,还没有回来。” “大..大姐,大哥叫什么名字。”小伙子急切地问。 “他叫王华。” “原来是王法官,那可是个大好人呢!”大娘听了抢着说到“没有王法官,哪有我们娘俩的今天。” 原来小伙子姓袁,今年26岁。10年前,正读高二的小袁刚满16周岁,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这件事对小袁打击很大,一下了失去了读书的动力,渐渐地与社会上的小青年混在了一起。有一次,因为琐事与同桌发生口角,怀恨在心。当天晚上,找了两个哥们在放学路上截住了同桌,小袁用刀将同桌捅成了重伤。 案发后,小袁被起诉到法院。那时老王正在刑庭,承办了这起案子。看过案卷,到看守所给小袁送起诉书时,面对什么都不在乎的小袁,老王留下了一句话“我也年轻过,也打过架,你知道打架时谁最担心吗?是你娘!” 送完起诉书,老王立即来到小袁家,向袁母了解情况,又分别走访了邻居及学校,了解小袁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情况。几天后,老王又来到看守所,与小袁详细进行了交谈,经过一番教育和引导,小袁深刻认识到自已的错误,向母亲和同桌表达了忏悔。 经过努力,老王联系学校帮助小袁及母亲赔偿了同桌的经济损失,赢得了同桌的谅解。小袁被判缓刑。之后,走过一段弯路的小袁发奋努力,考上了一所经济院校。再后来,小袁毕业后,干过几年销售,这不去年辞职后,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当上了老板,公司效益还不错。 “当时真是生不如死啊,现在好多了,小袁能成人,也出息了,这多亏了王法官,要不九泉之下的他爹还能瞑目。”袁母摸着眼泪说。 小袁说:“当时王法官就像一个老大哥对待一个犯了错的小兄弟那样,从他的眼神中能够感受到亲切、真诚和尊重,没有一丝的鄙视和冷漠。不为别的,为了那份真诚和尊重,我也要改正错误、做个好人、做个让母亲引以为傲的人。” 或许听到了小袁母子对儿子的感激和敬意,老王父亲眼窝里又流出了泪,但脸上满是欣慰和自豪。 事后,听妻子说起,老王一板一眼地说:“对咱们这个家,我付出太少,心里有亏啊!可是,每当看到当事人期待的眼神,我就想起你们,想起你们遇到难处时,我该怎么办?当然,我也清楚地知道,没有真诚和付出,人们会看轻我,你们也不会原谅我的!(徐德文)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