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法院与市工商联共建完善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新样板
诉调平台“和事佬” 服务民企“解忧愁”
打扫卫生、联系当事人……3月18日上午7点,李之水像往常一样,一到乐陵市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就开始忙碌起来。
今年65岁的李之水从法院退休后被法院返聘为调解员,还是乐陵市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的一名兼职调解员。这天上午,他有一场预约好的调解,是关于工伤赔偿的。
不久前,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李某,工作中因操作货物输送装置不规范,导致脚趾受伤。
李某受伤后有一段时间不能工作,也没有其它收入,他希望公司赔1万元钱。公司却认为,李某受伤系因本人不规范操作造成,公司不应承担全部责任。
具体如何赔付,双方产生分歧。企业找到乐陵市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求助,由李之水负责调解工作。
“做调解,就要了解双方各自的真实诉求和争议焦点,从双方利益最大化角度去说和。”李之水说话间,也到了约定的调解时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李某的伤是可以认定工伤的,确实需要进行补偿。”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李之水通过远程视频,首先对代表公司参与调解的张某说。接着他话锋一转,又劝李某:“走上法庭,最后能拿到多少钱并不确定,又因受伤系本人操作失误造成,如走诉讼程序,还需要时间等待。”
“你们看,有没有可能各让一步?”李之水试探着问。
“我们已申请工伤认定,也确认是工伤,但是没达到伤残等级。”张某略一停顿表示,“我们同意赔偿一部分,请调解员酌情处理吧。”
权衡利弊,李某也当场点头同意,由公司赔付6000元。
一场纠纷,在李之水入理入情的讲解后得以化解。
“赔偿数额不大,但作为调解员,我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公正,以更高效的法律服务方式为企业和个人解决矛盾,确保案结事了。”李之水说。
从民营企业的合规经营指导,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经济合同纠纷,再到民营企业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劳动、劳务合同纠纷,乐陵市人民法院与乐陵市工商联联合,以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为平台,不断完善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先后组建成立了10支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对接专业调解员队伍,针对金融、涉企矛盾等类型商事纠纷,构建“点对点、一对一”联络机制。
“服务到位,企业发展才能心无旁骛!”在乐陵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乐陵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超看来,要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工商联就要发挥人民司法与“和事佬”作用,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让企业求助“触手可及”。
基于此,乐陵市人民法院联合乐陵市工商联,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民营企业发展,建机制、搭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直属商会和17个镇街基层商会,同时成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聘任兼职商会调解员,力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像李之水一样的调解员,目前乐陵市有59人。2024年,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调解员们先后为民营企业、工商业户调解买卖合同纠纷295件、劳务合同纠纷103件、承揽合同纠纷61件、租赁合同纠纷42件,调解成功率100%。
“以前企业需要自己去联系律师,有时候需要连续跑很多次,时间久,费用也高。”山东中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经理李海涛说,现在有法律方面的问题,直接找调解员,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成本。
乐陵法院还与乐陵市工商联加强联合,进一步完善法企联络机制,积极拓宽法治体检的广度和深度,定期组织法官和律师、调解员等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精准对接,实行清单服务。去年以来,共组织全市5个人民法庭15名法官、4家律师事务所21名律师走访企业60余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20余次,发挥人民法院和商会商事调解各自在化解非公经济领域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300余次,提前介入预防纠纷50余起。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自身职能为根本,乐陵法院联合乐陵市工商联,靠前服务、主动作为,为民营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相关工作被评为“全省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案例”、德州市“优秀商会调解组织”,李之水获评德州市“优秀调解员”。
乐陵法院与市工商联共建完善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新样板
诉调平台“和事佬” 服务民企“解忧愁”
打扫卫生、联系当事人……3月18日上午7点,李之水像往常一样,一到乐陵市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就开始忙碌起来。
今年65岁的李之水从法院退休后被法院返聘为调解员,还是乐陵市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的一名兼职调解员。这天上午,他有一场预约好的调解,是关于工伤赔偿的。
不久前,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李某,工作中因操作货物输送装置不规范,导致脚趾受伤。
李某受伤后有一段时间不能工作,也没有其它收入,他希望公司赔1万元钱。公司却认为,李某受伤系因本人不规范操作造成,公司不应承担全部责任。
具体如何赔付,双方产生分歧。企业找到乐陵市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求助,由李之水负责调解工作。
“做调解,就要了解双方各自的真实诉求和争议焦点,从双方利益最大化角度去说和。”李之水说话间,也到了约定的调解时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李某的伤是可以认定工伤的,确实需要进行补偿。”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李之水通过远程视频,首先对代表公司参与调解的张某说。接着他话锋一转,又劝李某:“走上法庭,最后能拿到多少钱并不确定,又因受伤系本人操作失误造成,如走诉讼程序,还需要时间等待。”
“你们看,有没有可能各让一步?”李之水试探着问。
“我们已申请工伤认定,也确认是工伤,但是没达到伤残等级。”张某略一停顿表示,“我们同意赔偿一部分,请调解员酌情处理吧。”
权衡利弊,李某也当场点头同意,由公司赔付6000元。
一场纠纷,在李之水入理入情的讲解后得以化解。
“赔偿数额不大,但作为调解员,我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公正,以更高效的法律服务方式为企业和个人解决矛盾,确保案结事了。”李之水说。
从民营企业的合规经营指导,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经济合同纠纷,再到民营企业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劳动、劳务合同纠纷,乐陵市人民法院与乐陵市工商联联合,以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为平台,不断完善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先后组建成立了10支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对接专业调解员队伍,针对金融、涉企矛盾等类型商事纠纷,构建“点对点、一对一”联络机制。
“服务到位,企业发展才能心无旁骛!”在乐陵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乐陵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超看来,要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工商联就要发挥人民司法与“和事佬”作用,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让企业求助“触手可及”。
基于此,乐陵市人民法院联合乐陵市工商联,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民营企业发展,建机制、搭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直属商会和17个镇街基层商会,同时成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聘任兼职商会调解员,力求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像李之水一样的调解员,目前乐陵市有59人。2024年,通过诉前调解方式,调解员们先后为民营企业、工商业户调解买卖合同纠纷295件、劳务合同纠纷103件、承揽合同纠纷61件、租赁合同纠纷42件,调解成功率100%。
“以前企业需要自己去联系律师,有时候需要连续跑很多次,时间久,费用也高。”山东中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经理李海涛说,现在有法律方面的问题,直接找调解员,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成本。
乐陵法院还与乐陵市工商联加强联合,进一步完善法企联络机制,积极拓宽法治体检的广度和深度,定期组织法官和律师、调解员等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精准对接,实行清单服务。去年以来,共组织全市5个人民法庭15名法官、4家律师事务所21名律师走访企业60余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20余次,发挥人民法院和商会商事调解各自在化解非公经济领域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300余次,提前介入预防纠纷50余起。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自身职能为根本,乐陵法院联合乐陵市工商联,靠前服务、主动作为,为民营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相关工作被评为“全省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案例”、德州市“优秀商会调解组织”,李之水获评德州市“优秀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