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是否能听清法庭的声音和看清法庭的画面?”近日,临沭县人民法院首次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庭审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2017年7月,赵芸与建行临沭支行签订合同,借款14万元用于购买房产,可到2021年10月时,未再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银行几次催要无果后,将其起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李琴全面了解案情,为尽快化解这起纠纷,综合考虑疫情防控要求、人员流动不便等因素,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采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庭审理该案,将诉讼服务由“线下”搬到“线上”,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此次开庭,是临沭法院第一例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审理的案件。为有序顺利地开展网上庭审,承办法官对网上开庭流程进行了预先演练,并向当事人讲解了平台操作流程和使用注意事项。
庭审前,只见承办法官李琴在微信小程序中登陆“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预约排期“多方视频”,当事人点击进入后,便可进行视频开庭。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充分听取当事人诉求,认真查验相关证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制作笔录、笔录签字等各环节有条不紊,当庭宣判被告返还原告借款本金9.5万余元及利息、罚息。整个庭审过程,画面清晰、互动流畅、程序规范。
据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中国移动微法院”于今年3月1日转型升级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集成整合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鉴定等全国通用诉讼服务功能和地方法院特色服务功能,支持人民群众在总入口集中查询、办理全国法院的诉讼服务事项,满足人民群众一站式办理全国法院在线服务的司法需求。
“与其他互联网庭审系统不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是一款应用于法院全流程移动办案场景的微信小程序,具备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电子送达、在线调解、在线庭审、申请执行等20余项功能。”法官李琴说道,“当事人、代理人、承办法官仅通过智能手机, 足不出户,就能开展诉讼活动,实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
此次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庭审理案件,是临沭法院开展多元庭审的一次成功尝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便捷的诉讼服务。
(文中被告系化名)
“原告是否能听清法庭的声音和看清法庭的画面?”近日,临沭县人民法院首次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庭审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2017年7月,赵芸与建行临沭支行签订合同,借款14万元用于购买房产,可到2021年10月时,未再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银行几次催要无果后,将其起诉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李琴全面了解案情,为尽快化解这起纠纷,综合考虑疫情防控要求、人员流动不便等因素,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决定采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庭审理该案,将诉讼服务由“线下”搬到“线上”,最大程度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此次开庭,是临沭法院第一例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审理的案件。为有序顺利地开展网上庭审,承办法官对网上开庭流程进行了预先演练,并向当事人讲解了平台操作流程和使用注意事项。
庭审前,只见承办法官李琴在微信小程序中登陆“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预约排期“多方视频”,当事人点击进入后,便可进行视频开庭。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充分听取当事人诉求,认真查验相关证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制作笔录、笔录签字等各环节有条不紊,当庭宣判被告返还原告借款本金9.5万余元及利息、罚息。整个庭审过程,画面清晰、互动流畅、程序规范。
据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中国移动微法院”于今年3月1日转型升级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集成整合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鉴定等全国通用诉讼服务功能和地方法院特色服务功能,支持人民群众在总入口集中查询、办理全国法院的诉讼服务事项,满足人民群众一站式办理全国法院在线服务的司法需求。
“与其他互联网庭审系统不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是一款应用于法院全流程移动办案场景的微信小程序,具备网上立案、案件查询、电子送达、在线调解、在线庭审、申请执行等20余项功能。”法官李琴说道,“当事人、代理人、承办法官仅通过智能手机, 足不出户,就能开展诉讼活动,实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
此次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庭审理案件,是临沭法院开展多元庭审的一次成功尝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便捷的诉讼服务。
(文中被告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