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药剂师,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少年小崔的母亲满怀希望地说道。然而,就在不久前,这对母子还在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小崔因车祸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变得沉默寡言、精神紧张,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他的母亲因儿子的情况感到焦虑,并时常在小崔面前表现过激,使小崔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针对二人情况,法院从家庭治疗方向入手,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治疗,现母子二人逐渐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现如今,由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监护缺失、父母感情破裂等原因,个别未成年人出现了心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其行为失范以至走向犯罪道路。为进一步以家庭为工作载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昨日上午,李沧区人民法院举行了“‘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启动仪式。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李沧区委政法委、共青团李沧区委、李沧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沧区妇联等领导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期间,共有18名“家庭成长伙伴”(其中心理咨询师8名)获得了李沧法院颁发的聘书,该院“少审爱心基地”也落成授牌。“很荣幸能成为李沧法院‘家庭成长伙伴’首批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我们将为涉案青少年提供一个培训平台,为他们将来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也非常愿意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涉少案件家庭关系的引导和修复积极地贡献力量。”志愿者青岛东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解兵说。
仪式结束后,一对坐在该院心理咨询室门外的母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由于父母离异,这位母亲独自抚养儿子,但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后,母亲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让其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母子二人的关系也大不如前,正当母子关系逐渐恶化之时,该院推出的家庭治疗方式让母子二人决定一试。“我这人的脾气不好,谁能想到孩子大了反而难管,更别提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今天来就是让心理咨询师教我一些如何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好好缓和下我们母子的关系。”这位母亲告诉记者。“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频发,应该说与未成年人家庭环境有着重大的关联。作为人民法院,我们想尽最大努力给予其帮助,对于已经走向社会的未成年人,我们为其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家庭帮教,不用进入监狱,将其直接放在社区进行矫正,并定期进行回访。启动‘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为的是从社会各界聘请‘家庭成长伙伴’,组成‘启明星家庭成长团队’,通过培训就业、帮困服务等系列举措,对问题家庭实行监护干预,为未成年子女重续亲缘,帮助弱势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同时,也是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精神关爱,帮助未成年犯罪人、心理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该院少审庭负责人肖立田说。
据了解,在启动该成长计划的同时,该院还对少年审判综合庭的工作职能进行了扩充和调整,将少年家事案件纳入少审收案范围。少审合议庭在依法公正审理涉少案件的同时,将工作的重心向前延伸、向外扩展,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少审工作模式:即建立亲情感化调解制度、社会调查辅助制度、心理测评与干预制度、家庭成长观护制度,努力做到对涉少案件全过程网格化管理,无缝隙覆盖。前期,该院已在妇联、工会等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专业人民陪审员主持庭前调解工作,增强了涉少案件庭前准备的针对性。对特定涉少案件,庭审前播放亲情“微电影”,对当事人进行感化教育,提升了涉少案件庭审的有效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适时举办“家庭讲堂”,努力实现少审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本文载于《青岛财经日报》2014年8月13日A14版
《青岛早报》、《青岛晚报》、《齐鲁晚报》、《今日》、《党建频道》均有相关报道
本报讯 “我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药剂师,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少年小崔的母亲满怀希望地说道。然而,就在不久前,这对母子还在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小崔因车祸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变得沉默寡言、精神紧张,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他的母亲因儿子的情况感到焦虑,并时常在小崔面前表现过激,使小崔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针对二人情况,法院从家庭治疗方向入手,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治疗,现母子二人逐渐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现如今,由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监护缺失、父母感情破裂等原因,个别未成年人出现了心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其行为失范以至走向犯罪道路。为进一步以家庭为工作载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昨日上午,李沧区人民法院举行了“‘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启动仪式。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李沧区委政法委、共青团李沧区委、李沧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沧区妇联等领导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期间,共有18名“家庭成长伙伴”(其中心理咨询师8名)获得了李沧法院颁发的聘书,该院“少审爱心基地”也落成授牌。“很荣幸能成为李沧法院‘家庭成长伙伴’首批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我们将为涉案青少年提供一个培训平台,为他们将来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也非常愿意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涉少案件家庭关系的引导和修复积极地贡献力量。”志愿者青岛东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解兵说。
仪式结束后,一对坐在该院心理咨询室门外的母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由于父母离异,这位母亲独自抚养儿子,但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后,母亲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让其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母子二人的关系也大不如前,正当母子关系逐渐恶化之时,该院推出的家庭治疗方式让母子二人决定一试。“我这人的脾气不好,谁能想到孩子大了反而难管,更别提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今天来就是让心理咨询师教我一些如何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好好缓和下我们母子的关系。”这位母亲告诉记者。“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频发,应该说与未成年人家庭环境有着重大的关联。作为人民法院,我们想尽最大努力给予其帮助,对于已经走向社会的未成年人,我们为其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家庭帮教,不用进入监狱,将其直接放在社区进行矫正,并定期进行回访。启动‘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为的是从社会各界聘请‘家庭成长伙伴’,组成‘启明星家庭成长团队’,通过培训就业、帮困服务等系列举措,对问题家庭实行监护干预,为未成年子女重续亲缘,帮助弱势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同时,也是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精神关爱,帮助未成年犯罪人、心理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该院少审庭负责人肖立田说。
据了解,在启动该成长计划的同时,该院还对少年审判综合庭的工作职能进行了扩充和调整,将少年家事案件纳入少审收案范围。少审合议庭在依法公正审理涉少案件的同时,将工作的重心向前延伸、向外扩展,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少审工作模式:即建立亲情感化调解制度、社会调查辅助制度、心理测评与干预制度、家庭成长观护制度,努力做到对涉少案件全过程网格化管理,无缝隙覆盖。前期,该院已在妇联、工会等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专业人民陪审员主持庭前调解工作,增强了涉少案件庭前准备的针对性。对特定涉少案件,庭审前播放亲情“微电影”,对当事人进行感化教育,提升了涉少案件庭审的有效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适时举办“家庭讲堂”,努力实现少审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本文载于《青岛财经日报》2014年8月13日A14版
《青岛早报》、《青岛晚报》、《齐鲁晚报》、《今日》、《党建频道》均有相关报道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本报讯 “我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药剂师,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少年小崔的母亲满怀希望地说道。然而,就在不久前,这对母子还在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小崔因车祸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变得沉默寡言、精神紧张,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他的母亲因儿子的情况感到焦虑,并时常在小崔面前表现过激,使小崔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针对二人情况,法院从家庭治疗方向入手,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治疗,现母子二人逐渐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现如今,由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监护缺失、父母感情破裂等原因,个别未成年人出现了心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其行为失范以至走向犯罪道路。为进一步以家庭为工作载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昨日上午,李沧区人民法院举行了“‘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启动仪式。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李沧区委政法委、共青团李沧区委、李沧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沧区妇联等领导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期间,共有18名“家庭成长伙伴”(其中心理咨询师8名)获得了李沧法院颁发的聘书,该院“少审爱心基地”也落成授牌。“很荣幸能成为李沧法院‘家庭成长伙伴’首批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我们将为涉案青少年提供一个培训平台,为他们将来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也非常愿意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涉少案件家庭关系的引导和修复积极地贡献力量。”志愿者青岛东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解兵说。
仪式结束后,一对坐在该院心理咨询室门外的母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由于父母离异,这位母亲独自抚养儿子,但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后,母亲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让其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母子二人的关系也大不如前,正当母子关系逐渐恶化之时,该院推出的家庭治疗方式让母子二人决定一试。“我这人的脾气不好,谁能想到孩子大了反而难管,更别提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今天来就是让心理咨询师教我一些如何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好好缓和下我们母子的关系。”这位母亲告诉记者。“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频发,应该说与未成年人家庭环境有着重大的关联。作为人民法院,我们想尽最大努力给予其帮助,对于已经走向社会的未成年人,我们为其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家庭帮教,不用进入监狱,将其直接放在社区进行矫正,并定期进行回访。启动‘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为的是从社会各界聘请‘家庭成长伙伴’,组成‘启明星家庭成长团队’,通过培训就业、帮困服务等系列举措,对问题家庭实行监护干预,为未成年子女重续亲缘,帮助弱势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同时,也是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精神关爱,帮助未成年犯罪人、心理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该院少审庭负责人肖立田说。
据了解,在启动该成长计划的同时,该院还对少年审判综合庭的工作职能进行了扩充和调整,将少年家事案件纳入少审收案范围。少审合议庭在依法公正审理涉少案件的同时,将工作的重心向前延伸、向外扩展,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少审工作模式:即建立亲情感化调解制度、社会调查辅助制度、心理测评与干预制度、家庭成长观护制度,努力做到对涉少案件全过程网格化管理,无缝隙覆盖。前期,该院已在妇联、工会等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专业人民陪审员主持庭前调解工作,增强了涉少案件庭前准备的针对性。对特定涉少案件,庭审前播放亲情“微电影”,对当事人进行感化教育,提升了涉少案件庭审的有效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适时举办“家庭讲堂”,努力实现少审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本文载于《青岛财经日报》2014年8月13日A14版
《青岛早报》、《青岛晚报》、《齐鲁晚报》、《今日》、《党建频道》均有相关报道
本报讯 “我儿子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药剂师,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少年小崔的母亲满怀希望地说道。然而,就在不久前,这对母子还在经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小崔因车祸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变得沉默寡言、精神紧张,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他的母亲因儿子的情况感到焦虑,并时常在小崔面前表现过激,使小崔的病情进一步加重。针对二人情况,法院从家庭治疗方向入手,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治疗,现母子二人逐渐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现如今,由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监护缺失、父母感情破裂等原因,个别未成年人出现了心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精神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其行为失范以至走向犯罪道路。为进一步以家庭为工作载体,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昨日上午,李沧区人民法院举行了“‘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启动仪式。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李沧区委政法委、共青团李沧区委、李沧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沧区妇联等领导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期间,共有18名“家庭成长伙伴”(其中心理咨询师8名)获得了李沧法院颁发的聘书,该院“少审爱心基地”也落成授牌。“很荣幸能成为李沧法院‘家庭成长伙伴’首批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我们将为涉案青少年提供一个培训平台,为他们将来创业、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也非常愿意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涉少案件家庭关系的引导和修复积极地贡献力量。”志愿者青岛东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解兵说。
仪式结束后,一对坐在该院心理咨询室门外的母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由于父母离异,这位母亲独自抚养儿子,但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后,母亲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让其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母子二人的关系也大不如前,正当母子关系逐渐恶化之时,该院推出的家庭治疗方式让母子二人决定一试。“我这人的脾气不好,谁能想到孩子大了反而难管,更别提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今天来就是让心理咨询师教我一些如何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好好缓和下我们母子的关系。”这位母亲告诉记者。“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频发,应该说与未成年人家庭环境有着重大的关联。作为人民法院,我们想尽最大努力给予其帮助,对于已经走向社会的未成年人,我们为其提供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家庭帮教,不用进入监狱,将其直接放在社区进行矫正,并定期进行回访。启动‘启明星家庭成长计划’为的是从社会各界聘请‘家庭成长伙伴’,组成‘启明星家庭成长团队’,通过培训就业、帮困服务等系列举措,对问题家庭实行监护干预,为未成年子女重续亲缘,帮助弱势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同时,也是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精神关爱,帮助未成年犯罪人、心理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该院少审庭负责人肖立田说。
据了解,在启动该成长计划的同时,该院还对少年审判综合庭的工作职能进行了扩充和调整,将少年家事案件纳入少审收案范围。少审合议庭在依法公正审理涉少案件的同时,将工作的重心向前延伸、向外扩展,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少审工作模式:即建立亲情感化调解制度、社会调查辅助制度、心理测评与干预制度、家庭成长观护制度,努力做到对涉少案件全过程网格化管理,无缝隙覆盖。前期,该院已在妇联、工会等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专业人民陪审员主持庭前调解工作,增强了涉少案件庭前准备的针对性。对特定涉少案件,庭审前播放亲情“微电影”,对当事人进行感化教育,提升了涉少案件庭审的有效性。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适时举办“家庭讲堂”,努力实现少审工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本文载于《青岛财经日报》2014年8月13日A14版
《青岛早报》、《青岛晚报》、《齐鲁晚报》、《今日》、《党建频道》均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