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半岛都市报》:开拓新思路,巧解“执行难”

2014年08月18日
作者:高晓飞 贾升宗
打印 分享到: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启动“2+1”执行新模式,打击“老赖”敢于亮剑,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特困申请执行人雪中送暖……近年来,即墨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把执行工作作为事关司法权威、事关司法公信的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维护人民群众胜诉权益,执行效率、执行效果逐年提升。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

  今年6月份,即墨法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科学配置执行资源,大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建立了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团队化管理实行一月来,该院执行结案数、结案率均有明显提升,执结案件数环比增长98.7%,执行案件信访率环比下降75%。

  该院出台了《执行团队实施意见》,对执行局原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执行综合处进行了重新整合,设立执行局长办公室、执行立案室、信访接待室和九个案件执行团队,按照总体层级管理、团队相对独立、责权有放有收、打造专业执行团队的要求配置各项职权。出台《执行团队考核规定》等配套制度,将各项考核指标量化到执行团队,对执行员个人和执行团队同时考核,每月评比、年终总评。出台《执行团队工作流程规范细则》,执行立案室按照地域管辖原则,2日内将执行案件转到监督管理团队;监督管理团队按照首控财产要求,第一时间完成网上财产查控工作,然后依据各案件执行团队存案量,将案件分配到各团队执行长名下;各案件执行团队分为新案组和旧案组,新案组又设有速查速执组和强制处置组,各执行长按照“新旧案件分离、优先办理新案、新案分段执行”原则,将新收案件在团队内统筹分配。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提出执行听证异议,由监督管理团队统一上交听证裁决团队处理。三段式分配方式,既与分段集约执行机制相衔接,又保持团队内新旧案件共同办理的相对独立性,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启动“2+1”执行新模式

  即墨法院于2012年正式确立“新旧案件分开,新案分段执行,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2013年以来,该院继续运行“两分开、一调度”的工作模式。为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确保完成执行工作指标,执行局每周分别召开新案、信访和旧案办理调度会,对于一周内完成的工作指标情况,由各组组长向局务会进行汇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则由办案人本人连同书记员亲自参加调度会,说明理由;对于汇报不过关的干警,第一次在局务会做自我检查,第二次在全局通报,第三次上报院长办公会处理,并列入年终考核。该执行工作模式实施以来,案件执结率大幅提升,2013年,共执结案件3462件,同比上升7.2%;其中新案执结率达到78%,同比上升17.6%;实际结案率达到81.6%,同比上升12.1%。2013年执行信访率0.49%,同比下降9.8%,信访化解率100%。

  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

  解决执行难,非法院一家之力可为。2013年,即墨法院在青岛区市法院中率先开通运行执行查控系统,借助执行查控网实现速查速执,变执行工作法院“独奏”为法院与协执单位“协奏”。

  2014年3月20日,该院执行局在执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通过执行查控网查询到被执行人迟某在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有存款达158万元。接到银行反馈的信息后,该院执行法官又通过本院内网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发现迟某作为被执行人还有另外8起未结案件,执行标的总额达72.4万余元 ,但由于存款账户不在青岛地区,尚不能在查控网上办理冻结、扣划手续,执行法官立即整理材料,于当日下午赶赴当地,到该银行确认存款信息后,当即扣划了被执行人迟某名下72.4万余元的案款,成功执结了9起案件。2013年以来,即墨法院执行局共发送查询信息13万余条,涉案4017件,涉及被执行人4864人,该院是全市法院查控网利用率最高的法院。

  专项执行强力保民生

  多年来,即墨法院坚持日常执行与专项执行行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春节前后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三八”节妇女维权专项活动、蹲点乡镇集中执行行动、“春雷”行动、“秋风行动”、“暖冬行动”等多项集中执行行动。通过采取专项执行活动,不但执结了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增强了法院执行威慑力,而且取得了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近日,该院开展的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集中执结了青岛某公司为被执行人的44起案件,该公司的38名职工来到即墨市法院当场领取了被公司拖欠了多年的工资及赔偿金。

  青岛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导致资不抵债,拖欠职工保险费、职工工资及赔偿金共计70余万元,自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该院受理该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达44件。因被执行人已停止生产,且企业财产被多家法院陆续查封,一直未能履行还款义务。为最大限度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案件受理后该院立即对被执行人财产依法进行了查封,为尽快将案件执结,帮助工人拿到血汗钱,即墨法院决定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予以司法拘留。迫于压力,被执行人陆续将所欠缴职工工资及赔偿金等70余万元交齐,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打击“老赖”敢于亮剑

  为进一步打击“老赖”,即墨法院采取多项措施,2013年以来,通过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向全社会发布限高令61案涉及79人,发布限飞令28案涉及30人,并及时公布失信“老赖”黑名单,计179案涉及209人。

  对有债务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的“老赖”,即墨法院充分运用刑事手段进行打击。努力畅通诉讼衔接渠道,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办理涉执刑事犯罪案件的操作程序和规程,让追究拒执罪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使这类案件得到从快处理。

  2013年6月20日,该院执行工作人员到即墨市北安街道某有限公司执行案件时,作为公司负责人的被告人于某某纠集多名工人对执行法官采取拳打脚踢、用车堵门、抢夺法警警棍、扬言引爆煤气罐等方式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一法警构成轻微伤。由于被告人于某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2014年2月,经该院刑事审判,鉴于案发后,被告人于某某履行了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并赔偿受伤法警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元,认罪态度较好,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被执行人马某某与他人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诉讼期间,私自损毁法院查封的厂房,一审判决后,又非法处置法院查封的设备抵顶他人欠款,涉嫌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公安机关及时予以刑事立案,2013年10月21日对其刑事拘留,经法院审判,今年5月份马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有效打击和震慑了抗拒执行的不法行为。自2013年以来,该院已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4起涉嫌拒执罪案件。

  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

  继发布“限高令”、公布失信人员“黑名单”之后,即墨法院又推出一项新举措——出台《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实行悬赏执行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自2014年6月18日起,即墨法院正式启动执行悬赏公告,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据了解,即墨法院这一做法在全省属首创。

  两年前,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王某工程欠款纠纷一案,经即墨市人民法院判决王某支付李某工程款及利息共计1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未自觉履行义务,申请人于2012年7月26日向即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犯了难,通过司法查控系统没有查控到被执行人名下的存款,其名下有两辆汽车但也找不到车辆行踪,执行法官也一直查找不到该被执行人下落。对此,申请人也一度对本案执行不抱希望。

  但实行悬赏执行后,该院执行局于今年7月10日接到举报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及其车辆现正在即墨市蓝村镇某厂区内,接到举报后,执行法官迅速出击,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顺利拘传了被执行人,并当场扣押了早已查封的车辆,此案得以顺利执结。申请人亦非常情愿地按照承诺给付举报人赏金2000元。

  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其中,有2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到执行局缴纳案款,或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承诺定期还款。

  专项基金雪中送暖

  早在2008年,即墨法院就开始推行执行救助制度,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确保执行救助发挥实效,2013年该院又对执行救助制度进行细化完善。2013年,该院共对13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29.7万元。2014年1月26日,又对8名申请人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46.5万元。其中,七级镇村民张某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造成四级伤残,法院判决的赔偿费却因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张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难。法院及时启动“执行救助机制”,给她发放了5000元救助金。张某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救助金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即墨法院通过对执行工作“高标准要求、高标准落实、高标准监督”的“三高”举措,实现了执行工作的新跨越。这既是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目标所在。

  ——载于8月12日《半岛都市报》M2版

《半岛都市报》:开拓新思路,巧解“执行难”

来源:
2014年08月18日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启动“2+1”执行新模式,打击“老赖”敢于亮剑,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特困申请执行人雪中送暖……近年来,即墨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把执行工作作为事关司法权威、事关司法公信的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维护人民群众胜诉权益,执行效率、执行效果逐年提升。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

  今年6月份,即墨法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科学配置执行资源,大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建立了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团队化管理实行一月来,该院执行结案数、结案率均有明显提升,执结案件数环比增长98.7%,执行案件信访率环比下降75%。

  该院出台了《执行团队实施意见》,对执行局原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执行综合处进行了重新整合,设立执行局长办公室、执行立案室、信访接待室和九个案件执行团队,按照总体层级管理、团队相对独立、责权有放有收、打造专业执行团队的要求配置各项职权。出台《执行团队考核规定》等配套制度,将各项考核指标量化到执行团队,对执行员个人和执行团队同时考核,每月评比、年终总评。出台《执行团队工作流程规范细则》,执行立案室按照地域管辖原则,2日内将执行案件转到监督管理团队;监督管理团队按照首控财产要求,第一时间完成网上财产查控工作,然后依据各案件执行团队存案量,将案件分配到各团队执行长名下;各案件执行团队分为新案组和旧案组,新案组又设有速查速执组和强制处置组,各执行长按照“新旧案件分离、优先办理新案、新案分段执行”原则,将新收案件在团队内统筹分配。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提出执行听证异议,由监督管理团队统一上交听证裁决团队处理。三段式分配方式,既与分段集约执行机制相衔接,又保持团队内新旧案件共同办理的相对独立性,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启动“2+1”执行新模式

  即墨法院于2012年正式确立“新旧案件分开,新案分段执行,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2013年以来,该院继续运行“两分开、一调度”的工作模式。为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确保完成执行工作指标,执行局每周分别召开新案、信访和旧案办理调度会,对于一周内完成的工作指标情况,由各组组长向局务会进行汇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则由办案人本人连同书记员亲自参加调度会,说明理由;对于汇报不过关的干警,第一次在局务会做自我检查,第二次在全局通报,第三次上报院长办公会处理,并列入年终考核。该执行工作模式实施以来,案件执结率大幅提升,2013年,共执结案件3462件,同比上升7.2%;其中新案执结率达到78%,同比上升17.6%;实际结案率达到81.6%,同比上升12.1%。2013年执行信访率0.49%,同比下降9.8%,信访化解率100%。

  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

  解决执行难,非法院一家之力可为。2013年,即墨法院在青岛区市法院中率先开通运行执行查控系统,借助执行查控网实现速查速执,变执行工作法院“独奏”为法院与协执单位“协奏”。

  2014年3月20日,该院执行局在执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通过执行查控网查询到被执行人迟某在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有存款达158万元。接到银行反馈的信息后,该院执行法官又通过本院内网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发现迟某作为被执行人还有另外8起未结案件,执行标的总额达72.4万余元 ,但由于存款账户不在青岛地区,尚不能在查控网上办理冻结、扣划手续,执行法官立即整理材料,于当日下午赶赴当地,到该银行确认存款信息后,当即扣划了被执行人迟某名下72.4万余元的案款,成功执结了9起案件。2013年以来,即墨法院执行局共发送查询信息13万余条,涉案4017件,涉及被执行人4864人,该院是全市法院查控网利用率最高的法院。

  专项执行强力保民生

  多年来,即墨法院坚持日常执行与专项执行行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春节前后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三八”节妇女维权专项活动、蹲点乡镇集中执行行动、“春雷”行动、“秋风行动”、“暖冬行动”等多项集中执行行动。通过采取专项执行活动,不但执结了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增强了法院执行威慑力,而且取得了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近日,该院开展的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集中执结了青岛某公司为被执行人的44起案件,该公司的38名职工来到即墨市法院当场领取了被公司拖欠了多年的工资及赔偿金。

  青岛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导致资不抵债,拖欠职工保险费、职工工资及赔偿金共计70余万元,自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该院受理该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达44件。因被执行人已停止生产,且企业财产被多家法院陆续查封,一直未能履行还款义务。为最大限度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案件受理后该院立即对被执行人财产依法进行了查封,为尽快将案件执结,帮助工人拿到血汗钱,即墨法院决定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予以司法拘留。迫于压力,被执行人陆续将所欠缴职工工资及赔偿金等70余万元交齐,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打击“老赖”敢于亮剑

  为进一步打击“老赖”,即墨法院采取多项措施,2013年以来,通过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向全社会发布限高令61案涉及79人,发布限飞令28案涉及30人,并及时公布失信“老赖”黑名单,计179案涉及209人。

  对有债务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的“老赖”,即墨法院充分运用刑事手段进行打击。努力畅通诉讼衔接渠道,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办理涉执刑事犯罪案件的操作程序和规程,让追究拒执罪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使这类案件得到从快处理。

  2013年6月20日,该院执行工作人员到即墨市北安街道某有限公司执行案件时,作为公司负责人的被告人于某某纠集多名工人对执行法官采取拳打脚踢、用车堵门、抢夺法警警棍、扬言引爆煤气罐等方式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一法警构成轻微伤。由于被告人于某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2014年2月,经该院刑事审判,鉴于案发后,被告人于某某履行了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并赔偿受伤法警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元,认罪态度较好,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被执行人马某某与他人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诉讼期间,私自损毁法院查封的厂房,一审判决后,又非法处置法院查封的设备抵顶他人欠款,涉嫌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公安机关及时予以刑事立案,2013年10月21日对其刑事拘留,经法院审判,今年5月份马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有效打击和震慑了抗拒执行的不法行为。自2013年以来,该院已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4起涉嫌拒执罪案件。

  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

  继发布“限高令”、公布失信人员“黑名单”之后,即墨法院又推出一项新举措——出台《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实行悬赏执行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自2014年6月18日起,即墨法院正式启动执行悬赏公告,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据了解,即墨法院这一做法在全省属首创。

  两年前,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王某工程欠款纠纷一案,经即墨市人民法院判决王某支付李某工程款及利息共计1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未自觉履行义务,申请人于2012年7月26日向即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犯了难,通过司法查控系统没有查控到被执行人名下的存款,其名下有两辆汽车但也找不到车辆行踪,执行法官也一直查找不到该被执行人下落。对此,申请人也一度对本案执行不抱希望。

  但实行悬赏执行后,该院执行局于今年7月10日接到举报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及其车辆现正在即墨市蓝村镇某厂区内,接到举报后,执行法官迅速出击,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顺利拘传了被执行人,并当场扣押了早已查封的车辆,此案得以顺利执结。申请人亦非常情愿地按照承诺给付举报人赏金2000元。

  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其中,有2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到执行局缴纳案款,或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承诺定期还款。

  专项基金雪中送暖

  早在2008年,即墨法院就开始推行执行救助制度,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确保执行救助发挥实效,2013年该院又对执行救助制度进行细化完善。2013年,该院共对13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29.7万元。2014年1月26日,又对8名申请人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46.5万元。其中,七级镇村民张某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造成四级伤残,法院判决的赔偿费却因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张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难。法院及时启动“执行救助机制”,给她发放了5000元救助金。张某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救助金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即墨法院通过对执行工作“高标准要求、高标准落实、高标准监督”的“三高”举措,实现了执行工作的新跨越。这既是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目标所在。

  ——载于8月12日《半岛都市报》M2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半岛都市报》:开拓新思路,巧解“执行难”

2014年08月18日
作者:高晓飞 贾升宗
打印 分享到: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启动“2+1”执行新模式,打击“老赖”敢于亮剑,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特困申请执行人雪中送暖……近年来,即墨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把执行工作作为事关司法权威、事关司法公信的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维护人民群众胜诉权益,执行效率、执行效果逐年提升。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

  今年6月份,即墨法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科学配置执行资源,大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建立了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团队化管理实行一月来,该院执行结案数、结案率均有明显提升,执结案件数环比增长98.7%,执行案件信访率环比下降75%。

  该院出台了《执行团队实施意见》,对执行局原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执行综合处进行了重新整合,设立执行局长办公室、执行立案室、信访接待室和九个案件执行团队,按照总体层级管理、团队相对独立、责权有放有收、打造专业执行团队的要求配置各项职权。出台《执行团队考核规定》等配套制度,将各项考核指标量化到执行团队,对执行员个人和执行团队同时考核,每月评比、年终总评。出台《执行团队工作流程规范细则》,执行立案室按照地域管辖原则,2日内将执行案件转到监督管理团队;监督管理团队按照首控财产要求,第一时间完成网上财产查控工作,然后依据各案件执行团队存案量,将案件分配到各团队执行长名下;各案件执行团队分为新案组和旧案组,新案组又设有速查速执组和强制处置组,各执行长按照“新旧案件分离、优先办理新案、新案分段执行”原则,将新收案件在团队内统筹分配。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提出执行听证异议,由监督管理团队统一上交听证裁决团队处理。三段式分配方式,既与分段集约执行机制相衔接,又保持团队内新旧案件共同办理的相对独立性,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启动“2+1”执行新模式

  即墨法院于2012年正式确立“新旧案件分开,新案分段执行,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2013年以来,该院继续运行“两分开、一调度”的工作模式。为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确保完成执行工作指标,执行局每周分别召开新案、信访和旧案办理调度会,对于一周内完成的工作指标情况,由各组组长向局务会进行汇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则由办案人本人连同书记员亲自参加调度会,说明理由;对于汇报不过关的干警,第一次在局务会做自我检查,第二次在全局通报,第三次上报院长办公会处理,并列入年终考核。该执行工作模式实施以来,案件执结率大幅提升,2013年,共执结案件3462件,同比上升7.2%;其中新案执结率达到78%,同比上升17.6%;实际结案率达到81.6%,同比上升12.1%。2013年执行信访率0.49%,同比下降9.8%,信访化解率100%。

  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

  解决执行难,非法院一家之力可为。2013年,即墨法院在青岛区市法院中率先开通运行执行查控系统,借助执行查控网实现速查速执,变执行工作法院“独奏”为法院与协执单位“协奏”。

  2014年3月20日,该院执行局在执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通过执行查控网查询到被执行人迟某在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有存款达158万元。接到银行反馈的信息后,该院执行法官又通过本院内网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发现迟某作为被执行人还有另外8起未结案件,执行标的总额达72.4万余元 ,但由于存款账户不在青岛地区,尚不能在查控网上办理冻结、扣划手续,执行法官立即整理材料,于当日下午赶赴当地,到该银行确认存款信息后,当即扣划了被执行人迟某名下72.4万余元的案款,成功执结了9起案件。2013年以来,即墨法院执行局共发送查询信息13万余条,涉案4017件,涉及被执行人4864人,该院是全市法院查控网利用率最高的法院。

  专项执行强力保民生

  多年来,即墨法院坚持日常执行与专项执行行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春节前后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三八”节妇女维权专项活动、蹲点乡镇集中执行行动、“春雷”行动、“秋风行动”、“暖冬行动”等多项集中执行行动。通过采取专项执行活动,不但执结了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增强了法院执行威慑力,而且取得了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近日,该院开展的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集中执结了青岛某公司为被执行人的44起案件,该公司的38名职工来到即墨市法院当场领取了被公司拖欠了多年的工资及赔偿金。

  青岛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导致资不抵债,拖欠职工保险费、职工工资及赔偿金共计70余万元,自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该院受理该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达44件。因被执行人已停止生产,且企业财产被多家法院陆续查封,一直未能履行还款义务。为最大限度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案件受理后该院立即对被执行人财产依法进行了查封,为尽快将案件执结,帮助工人拿到血汗钱,即墨法院决定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予以司法拘留。迫于压力,被执行人陆续将所欠缴职工工资及赔偿金等70余万元交齐,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打击“老赖”敢于亮剑

  为进一步打击“老赖”,即墨法院采取多项措施,2013年以来,通过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向全社会发布限高令61案涉及79人,发布限飞令28案涉及30人,并及时公布失信“老赖”黑名单,计179案涉及209人。

  对有债务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的“老赖”,即墨法院充分运用刑事手段进行打击。努力畅通诉讼衔接渠道,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办理涉执刑事犯罪案件的操作程序和规程,让追究拒执罪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使这类案件得到从快处理。

  2013年6月20日,该院执行工作人员到即墨市北安街道某有限公司执行案件时,作为公司负责人的被告人于某某纠集多名工人对执行法官采取拳打脚踢、用车堵门、抢夺法警警棍、扬言引爆煤气罐等方式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一法警构成轻微伤。由于被告人于某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2014年2月,经该院刑事审判,鉴于案发后,被告人于某某履行了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并赔偿受伤法警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元,认罪态度较好,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被执行人马某某与他人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诉讼期间,私自损毁法院查封的厂房,一审判决后,又非法处置法院查封的设备抵顶他人欠款,涉嫌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公安机关及时予以刑事立案,2013年10月21日对其刑事拘留,经法院审判,今年5月份马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有效打击和震慑了抗拒执行的不法行为。自2013年以来,该院已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4起涉嫌拒执罪案件。

  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

  继发布“限高令”、公布失信人员“黑名单”之后,即墨法院又推出一项新举措——出台《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实行悬赏执行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自2014年6月18日起,即墨法院正式启动执行悬赏公告,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据了解,即墨法院这一做法在全省属首创。

  两年前,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王某工程欠款纠纷一案,经即墨市人民法院判决王某支付李某工程款及利息共计1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未自觉履行义务,申请人于2012年7月26日向即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犯了难,通过司法查控系统没有查控到被执行人名下的存款,其名下有两辆汽车但也找不到车辆行踪,执行法官也一直查找不到该被执行人下落。对此,申请人也一度对本案执行不抱希望。

  但实行悬赏执行后,该院执行局于今年7月10日接到举报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及其车辆现正在即墨市蓝村镇某厂区内,接到举报后,执行法官迅速出击,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顺利拘传了被执行人,并当场扣押了早已查封的车辆,此案得以顺利执结。申请人亦非常情愿地按照承诺给付举报人赏金2000元。

  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其中,有2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到执行局缴纳案款,或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承诺定期还款。

  专项基金雪中送暖

  早在2008年,即墨法院就开始推行执行救助制度,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确保执行救助发挥实效,2013年该院又对执行救助制度进行细化完善。2013年,该院共对13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29.7万元。2014年1月26日,又对8名申请人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46.5万元。其中,七级镇村民张某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造成四级伤残,法院判决的赔偿费却因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张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难。法院及时启动“执行救助机制”,给她发放了5000元救助金。张某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救助金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即墨法院通过对执行工作“高标准要求、高标准落实、高标准监督”的“三高”举措,实现了执行工作的新跨越。这既是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目标所在。

  ——载于8月12日《半岛都市报》M2版

《半岛都市报》:开拓新思路,巧解“执行难”

来源:
2014年08月18日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启动“2+1”执行新模式,打击“老赖”敢于亮剑,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特困申请执行人雪中送暖……近年来,即墨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把执行工作作为事关司法权威、事关司法公信的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维护人民群众胜诉权益,执行效率、执行效果逐年提升。

  打造公正高效执行团队

  今年6月份,即墨法院以司法改革精神为动力牵引,以团队化管理为基本架构,积极推行“执行长相对负责制”,将执行工作由单兵办案转为团队作战,由分散操作转为集约管理,科学配置执行资源,大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建立了结构清晰、责权分明、规范有序的执行工作新模式。团队化管理实行一月来,该院执行结案数、结案率均有明显提升,执结案件数环比增长98.7%,执行案件信访率环比下降75%。

  该院出台了《执行团队实施意见》,对执行局原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执行综合处进行了重新整合,设立执行局长办公室、执行立案室、信访接待室和九个案件执行团队,按照总体层级管理、团队相对独立、责权有放有收、打造专业执行团队的要求配置各项职权。出台《执行团队考核规定》等配套制度,将各项考核指标量化到执行团队,对执行员个人和执行团队同时考核,每月评比、年终总评。出台《执行团队工作流程规范细则》,执行立案室按照地域管辖原则,2日内将执行案件转到监督管理团队;监督管理团队按照首控财产要求,第一时间完成网上财产查控工作,然后依据各案件执行团队存案量,将案件分配到各团队执行长名下;各案件执行团队分为新案组和旧案组,新案组又设有速查速执组和强制处置组,各执行长按照“新旧案件分离、优先办理新案、新案分段执行”原则,将新收案件在团队内统筹分配。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提出执行听证异议,由监督管理团队统一上交听证裁决团队处理。三段式分配方式,既与分段集约执行机制相衔接,又保持团队内新旧案件共同办理的相对独立性,有效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启动“2+1”执行新模式

  即墨法院于2012年正式确立“新旧案件分开,新案分段执行,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2013年以来,该院继续运行“两分开、一调度”的工作模式。为充分调动干警的积极性,确保完成执行工作指标,执行局每周分别召开新案、信访和旧案办理调度会,对于一周内完成的工作指标情况,由各组组长向局务会进行汇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则由办案人本人连同书记员亲自参加调度会,说明理由;对于汇报不过关的干警,第一次在局务会做自我检查,第二次在全局通报,第三次上报院长办公会处理,并列入年终考核。该执行工作模式实施以来,案件执结率大幅提升,2013年,共执结案件3462件,同比上升7.2%;其中新案执结率达到78%,同比上升17.6%;实际结案率达到81.6%,同比上升12.1%。2013年执行信访率0.49%,同比下降9.8%,信访化解率100%。

  唱好联动执行“协奏曲”

  解决执行难,非法院一家之力可为。2013年,即墨法院在青岛区市法院中率先开通运行执行查控系统,借助执行查控网实现速查速执,变执行工作法院“独奏”为法院与协执单位“协奏”。

  2014年3月20日,该院执行局在执行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通过执行查控网查询到被执行人迟某在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有存款达158万元。接到银行反馈的信息后,该院执行法官又通过本院内网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发现迟某作为被执行人还有另外8起未结案件,执行标的总额达72.4万余元 ,但由于存款账户不在青岛地区,尚不能在查控网上办理冻结、扣划手续,执行法官立即整理材料,于当日下午赶赴当地,到该银行确认存款信息后,当即扣划了被执行人迟某名下72.4万余元的案款,成功执结了9起案件。2013年以来,即墨法院执行局共发送查询信息13万余条,涉案4017件,涉及被执行人4864人,该院是全市法院查控网利用率最高的法院。

  专项执行强力保民生

  多年来,即墨法院坚持日常执行与专项执行行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了春节前后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三八”节妇女维权专项活动、蹲点乡镇集中执行行动、“春雷”行动、“秋风行动”、“暖冬行动”等多项集中执行行动。通过采取专项执行活动,不但执结了一大批骨头案、钉子案,增强了法院执行威慑力,而且取得了社会各界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近日,该院开展的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集中执结了青岛某公司为被执行人的44起案件,该公司的38名职工来到即墨市法院当场领取了被公司拖欠了多年的工资及赔偿金。

  青岛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导致资不抵债,拖欠职工保险费、职工工资及赔偿金共计70余万元,自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该院受理该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达44件。因被执行人已停止生产,且企业财产被多家法院陆续查封,一直未能履行还款义务。为最大限度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案件受理后该院立即对被执行人财产依法进行了查封,为尽快将案件执结,帮助工人拿到血汗钱,即墨法院决定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予以司法拘留。迫于压力,被执行人陆续将所欠缴职工工资及赔偿金等70余万元交齐,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打击“老赖”敢于亮剑

  为进一步打击“老赖”,即墨法院采取多项措施,2013年以来,通过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媒介向全社会发布限高令61案涉及79人,发布限飞令28案涉及30人,并及时公布失信“老赖”黑名单,计179案涉及209人。

  对有债务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履行的“老赖”,即墨法院充分运用刑事手段进行打击。努力畅通诉讼衔接渠道,健全公、检、法三机关办理涉执刑事犯罪案件的操作程序和规程,让追究拒执罪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使这类案件得到从快处理。

  2013年6月20日,该院执行工作人员到即墨市北安街道某有限公司执行案件时,作为公司负责人的被告人于某某纠集多名工人对执行法官采取拳打脚踢、用车堵门、抢夺法警警棍、扬言引爆煤气罐等方式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并致一法警构成轻微伤。由于被告人于某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2014年2月,经该院刑事审判,鉴于案发后,被告人于某某履行了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并赔偿受伤法警经济损失人民币2000元,认罪态度较好,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被执行人马某某与他人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诉讼期间,私自损毁法院查封的厂房,一审判决后,又非法处置法院查封的设备抵顶他人欠款,涉嫌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公安机关及时予以刑事立案,2013年10月21日对其刑事拘留,经法院审判,今年5月份马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有效打击和震慑了抗拒执行的不法行为。自2013年以来,该院已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4起涉嫌拒执罪案件。

  悬赏执行让“老赖”无所遁形

  继发布“限高令”、公布失信人员“黑名单”之后,即墨法院又推出一项新举措——出台《即墨市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实行悬赏执行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规避执行等不法行为,特别是隐匿行踪,转移、隐藏财产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自2014年6月18日起,即墨法院正式启动执行悬赏公告,依靠全社会力量,一起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被执行人财产,解决法院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局。据了解,即墨法院这一做法在全省属首创。

  两年前,申请人李某与被执行人王某工程欠款纠纷一案,经即墨市人民法院判决王某支付李某工程款及利息共计13万余元。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未自觉履行义务,申请人于2012年7月26日向即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犯了难,通过司法查控系统没有查控到被执行人名下的存款,其名下有两辆汽车但也找不到车辆行踪,执行法官也一直查找不到该被执行人下落。对此,申请人也一度对本案执行不抱希望。

  但实行悬赏执行后,该院执行局于今年7月10日接到举报人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及其车辆现正在即墨市蓝村镇某厂区内,接到举报后,执行法官迅速出击,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顺利拘传了被执行人,并当场扣押了早已查封的车辆,此案得以顺利执结。申请人亦非常情愿地按照承诺给付举报人赏金2000元。

  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局已接到各类举报线索6条,帮助执结案件4件,结案标的额达52万余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给被执行人带来极大震撼。其中,有2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到执行局缴纳案款,或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承诺定期还款。

  专项基金雪中送暖

  早在2008年,即墨法院就开始推行执行救助制度,设立执行救助专项基金。为确保执行救助发挥实效,2013年该院又对执行救助制度进行细化完善。2013年,该院共对13名特困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29.7万元。2014年1月26日,又对8名申请人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46.5万元。其中,七级镇村民张某的丈夫因为交通事故造成四级伤残,法院判决的赔偿费却因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张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难。法院及时启动“执行救助机制”,给她发放了5000元救助金。张某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救助金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即墨法院通过对执行工作“高标准要求、高标准落实、高标准监督”的“三高”举措,实现了执行工作的新跨越。这既是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目标所在。

  ——载于8月12日《半岛都市报》M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