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 http://zbzdqfy.sdcourt.gov.cn
2011年3月,某企业以50余亩土地和企业房产作抵押,从某银行贷款上千万元。本打算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转转时运,狠赚一把。没想到终因经营不善,日趋惨淡,还贷压力,愈发沉重。银行找来催贷,企业主竟然放狠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摆出一副再催贷、就拼命的疯狂架势。
万般无奈,银行将该企业起诉至张店法院,并提出申请处置该企业抵押物,以此偿还拖欠贷款。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企业不止外欠款很多,而且早就停止了生产经营,指望其自觉偿还欠款,已经成为不可能。于是,法院启动了对企业抵押土地和房产的评估拍卖程序。企业主得知后,想方设法,采取对策,先是阻止法院执行,数十名职工阻挠拍卖,吓退了有意参与竞拍人;再是制造虚假证据,意图使评估拍卖抵押行为不合法;接着又忽悠企业职工,以“要活路,保饭碗”为借口,煽动职工拉起横幅上访,企图以此相要挟,阻止法院的后续执行。
执三庭庭长刘国华,在与企业主约谈时,企业主摆出一脸无辜无奈的神态:“实在没办法,是企业职工不答应啊!我要是同意拍卖,几十口子还不把我撕巴了!”刘庭长听过这话,并没急于回腔,反而察觉到企业主的几分得意和窃喜。在持续几轮较量中,执行法官有理有节,坚持不懈,企业主老调重弹,抗拒抵赖,执行一度陷于僵持局面。
院领导听过执三庭汇报,认真分析,慎重研究,最后确定:兵分两路,分进合击,分头突破,合力拿下。这样,执行法官一边继续与企业主保持沟通,尽最大努力做到法至义尽;一边深入职工群众,从法理情的阐释中,使他们真正认清:债务只会越积越多,窟窿只会越破越大,资产不能尽快处置,只会不断加速贬值,就这样拖下去,怎么可能有“活路”?又怎么可能保“饭碗”?
功夫下得深,撼动系铃人。职工群众醒悟后,表示该咋办就咋办,不会再盲从跟着瞎哄哄了。水到渠成,时机成熟。法院再次启动对抵押房地产的评估拍卖,并动员涉案银行、企业相关当事人,积极做好宣传推销工作,最终以1700余万元拍卖成交。某银行作为涉案房地产抵押权人和第一顺序查封人,非常同情理解企业职工境遇,同意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优先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这不,5月10日,79名企业职工,在法院领到了200余万元工资款。职工代表深深感触道:“赖账不还是断活路,失掉信誉会砸饭碗。法院不是跟咱过不去,咱这次能过得去,还幸亏是靠法院啊!”
版权所有: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180号 电话:0533—2861258 邮编: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