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 http://zbzdqfy.sdcourt.gov.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院风采
如何对待法官岗位
  • 作者:刘芳莉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

  《淮南子》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相国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别人知道后,纷纷给他送来鲜美的活鱼,公仪休却说自己不爱吃鱼而坚辞不收。他的部下不得其解,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那样难免要违犯国家法纪,枉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都会有鱼吃吗?”

  公仪休的话听起来朴实直白,但细品品——其中有大智慧矣!由此让我想到了如何对待我们法官岗位的问题。

  法官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职业,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谨慎。笔者在基层法院工作了二十多年,从一名书记员作起,到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一名高级法官,其间目睹了我国法治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深地体味到法官一职的酸甜苦辣。改革开放前,人们很少谈及法院,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法治一词跃入人们的视野,法院地位开始得到提升,法官职业开始受到青睐。然而,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社会矛盾纷争凸显,大量纠纷涌入法院,法官职业本身具有的风险性也显现出来。一方面社会诚信体制的缺失,使法院工作陷入被动局面,执行难等现象一度影响法院权威,还有极少数法官经受不住诱惑而执法不廉,也使法官职业为人所诟;另一方面,有的人对诉讼结果期望值过高,一旦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往往会迁怒于法官,轻则被投诉、辱骂,重则人身受到攻击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特别是我们基层法院的法官,直接面对大量的社会矛盾,暴力抗法,攻击法官事件并不少见。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法官岗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法官要抵制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受住考验。公仪休拒鱼,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法官既是法律人也是社会人,无论审判执行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需要与各方面打交道,如果自身思想意志不坚定,不严守司法伦理和规范,很容易被权钱交易等不良风气所侵蚀,导致身败名裂。对于法官岗位来说严格自律显得尤为重要,要象公仪休那样,意识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才能作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乃大恶之源,只要贪欲的口子一开,必然像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古今中外,被“送鱼人”拉下马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

  法官岗位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小心呵护,用心珍惜。十年苦读,本科学历,再经过严格的司法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层层过关,才能进入司法机关,走上法官岗位。当你身着法袍,手持法锤,端坐于法庭之上,神圣庄严的国徽在你身后,公平正义的天平在你心中,裁断是非定纷止争,面对这样一个具有崇高职业尊荣的岗位,每一个法官都应该清醒认识到,法官岗位来之不易,社会和公众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你手中权力来自于人民,宣扬的是正义与公平,不能为私所用。因此,在世俗生活中,法官被要求慎独、慎交友、慎嗜好,在工作中,法官不但要从法律专业上反来复去考虑各方证据探求案情本真,还要面对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想方设法维护司法公正,把握自身职业操守。

  法官应有奉献意识,少些非分之想,多些知足常乐。法官的岗位虽然待遇不是很高,但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满足一家老小日常生活之需。特别是要提醒那些刚刚走上法官岗位的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家有广厦千间,夜卧三尺足矣”。人不可能没有私心,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私心。公仪休的大聪明在于,善于为自己的利益长远谋划,克服人性中的贪欲,识别了别人的私心。我想这里面的智慧和决心是我们这些具有特殊岗位的人应该学习的,不给前来巴结贿赂之人有任何可乘之机,以慎微的严谨之心守住一生平安幸福。

 作者:王建东 (该文发表于2010年8月22日《淄博日报》2版)

关闭